夏天悄悄的来了,带着热气和雨水。今年的雨水好像特别多,给学校门口接学生放学的家长,徒增了不少烦恼。
淋浴会感冒,感冒会耽误学业。雨天的校门口,是个“考验”家长对学生爱的时候。爱的少了是疏忽,爱的多了,同样是一种“伤害”。
一名家长雨天接孩子放学的视频,引起了网友不少的关注。发布视频者称,这是伟大的母爱,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让孩子淋湿,但却隐隐约约的透露着一份奇怪在里面。
视频在一个学校门口拍的,门外人已经不多了,家长陆陆续续的接走了学生。下雨天总是麻烦一些,但也就是多带把伞,或者多个雨衣的事。
但这位妈妈没有,她带了一把伞,担心儿子被雨淋,就把他抱在了怀里,打着伞,艰难的朝着学校外面走去。
拍摄视频的人很感动,这位妈妈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被雨淋。太感动了,这既是母爱吧。
发布者大概以为这么感动的一幕,会让网友们感动不已,却不想适得其反。视频中的“孩子”和妈妈的组合,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男生看起来有十几岁了,在妈妈怀里抱着的时候,头超过了妈妈,脚到了妈妈小腿。这样的身高,直接站在地上,和妈妈看起来应该是不相上下的。
这么大了,还是个男孩子,下雨就被妈妈这样抱在怀里。感动的恐怕只有妈妈自己,和拍视频的人。
网友说,这么大了,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还抱着。哪怕是在怀里搂着,两个人一起走也能理解,但直接抱在怀里,实在难以理解。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可能孩子生病了,妈妈担心会着凉。但担心着凉就不应该穿凉鞋,一时之间评论区里,吵的不可开交。
这件事情的主要矛盾,不是下雨天是不是要抱着孩子放学。也不是妈妈的牺牲精神,我们能看到很多案例。
放学之后,家长接学生回家。只有一个雨衣的时候,给了学生,自己淋雨,雨伞也是。这种情况同样是牺牲,但并不会让人觉得反感。
这件事情反感的点,在于这么大的学生,看起来已经十几岁了,是完全可以自己走的。这个抱着,没有必要。
另外视频中,雨并不大,孩子抱在怀里,和家长差不多高了。长长的腿,卡在妈妈的腰上,再垂下去,也差不多到小腿,不美观,也没必要。
这种不必要的自我感动,在妈妈心里,是一个展示自己母爱的机会。多年之后,学生可能都不会忘记,一个下雨天,妈妈怀抱里的日子。
这是母子两个人的幸福时光,但冲突的点就在于这里。家长觉得没什么,学生自然也乐的享受,但和世俗观念相距甚远。
这样的享受,家长能给多少年?或者说学生步入社会,或者不那么遥远,就中学之后的住校生活,是不是还有人这么宠爱?
这份看起来没必要的爱,折射出来的是家长的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和学生心理理所应当的索取,习惯之后,辛苦的是双方,和学生未来身边亲近的人。
学生逐渐长大,应该学会的是责任和担当。现在还谈不上保护家长,但自理还是可以的。出门多带一把伞,完全可以自己走。
担心鞋子湿,就也像家长一样,穿着雨鞋,或者套个袋子。这样也可以自己走,家庭教育,不在于一直给与无微不至的爱,而在于教会学生,在什么时间段,学会什么样的事情。
十几岁的学生,可以尝试帮助家里做家务,帮助家长承担一些责任。学会保护家人,学会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学时期就是个过度,到了初中会很快发现,自理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勇气,变得异常重要。
这时候如果没有,有事情还只会往家长的怀里钻,从中学开始,日子就不会很顺畅了,尤其是对于男生来说。
所以各位家长要清楚,爱不是无微不至的付出,而是培养他独自面对风雨的勇气。往后站一站,爱的越满,他成长的越慢,这是个不变的定理。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