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还能用来控制近视吗?是不是得换成 0.05% 的才管用啊?」
最近的一次近视门诊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王凯医生被患儿家长咨询了一个「专业」问题。
提问的是一位 7 岁 300 度近视儿童的母亲。为了控制近视进展,孩子近两年一直遵医嘱每晚 1 次规范使用 0.01% 阿托品滴眼液,并定期复诊;目前近视度数稳定、适应良好。
近视控制良好,家长为何要提高浓度?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通常包括 0.01%、0.02%、0.025% 、0.04% 及 0.05% 等,家长又为何提出要从 0.01% 一下子提升到 0.05% 呢?
一场乌龙:「近视预防」与「近视控制」不是一回事
进一步沟通才了解到,原来这位家长最近关注到一篇学术报道,其中提及了今年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JAMA)上发表的一项评估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预防儿童近视的临床研究(LAMP2 研究 )[1] 。
认真研读相关学术论文后,王医生觉得这位家长可能混淆了 「近视预防」与 「近视控制」的概念。事实上,LAMP2 研究探讨的「近视预防」与当下主要的临床需求「近视控制」并不是一回事儿。
「近视是一种伴随现代社会人类适应近距离工作需求而产生的现象。大多数人的近视不会致盲,通过屈光矫正即可满足大部分日常生活需求。而目前临床医学更关注的是,病理性近视及其并发症和相关眼病的疾病控制,简单理解就是避免从低度近视状态发展成高度近视甚至致残或致盲。」 引用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孙兴怀教授的观点。 |
从 LAMP2 研究的试验设计来看,LAMP2 研究对象是非近视儿童,关注的研究方向是 近视预防,可目前临床上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大多是为了 控制近视进展,两者使用目的、研究对象都不相同,结论之间简单地相互证实或证伪并不合理。
事实上,单就「近视预防」而言,目前也尚未定论。就在前不久 2023 年 3 月,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杂志上刊登了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Prevention of myopia shift and myopia onset using 0.01% atropine in premyopic children —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double-masked,and crossover trial》,与 LAMP2 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的是,基于大陆地区近视前期的学龄期儿童的交叉研究数据,研究人员认为 0.01% 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显著预防近视前期儿童的近视漂移和近视发生[2]。
关于如何客观解读 LAMP2 研究结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瞿佳教授曾表达过看法:
「关于 LAMP2 研究与近视防控,我认为要从预防和控制进展两个角度分开思考,近视预防是指还没有发生近视时预防近视发生,而近视控制则指已经发生近视后减缓近视进展。LAMP2 研究所做的是『防』的研究,这一细分领域还需更多的同类研究补充佐证,谈论临床预防应用为时尚早;而目前临床应用 0.01% 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主要是为了『控』,是基于充足的研究证据和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综合共识,两相比较缺乏可比性」。 |
选择 0.01% 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基于有效性、安全性和长期疗效的综合判断
阿托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毒蕈碱受体拮抗剂,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即有关于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中应用的报道。早期研究发现,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控制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效应,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的控制效果可高达 60%~96%,但 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存在严重畏光、近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反弹效应,因此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中一度未得以广泛临床应用 [3]。
而直到 2016 年,新加坡眼科研究所(SERI)开展的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Atro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ATOM)系列研究历经 5 年终于确认,0.01% 阿托品滴眼液能够有效减缓近视进展且视觉相关副反应较少, 与更高浓度相比 0.01% 阿托品滴眼液具有最佳的获益风险比[4],随后全球眼科领域对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减缓近视进展的研究不断深入。
表 1.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用药后等效球镜度和眼轴长度的增长延缓率[3]
为了明确 0.01% 阿托品滴眼液对中国儿童减缓近视加深和眼轴增长的疗效和安全性,2020 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团队基于中国大陆低中度近视儿童群体的临床研究结果《Safety and Efficacy of Low-Dose Atropine Eyedrop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Progression in Chinese Children》发表于 JAMA 上。该研究进一步明确,与安慰剂相比, 0.01% 阿托品滴眼液可以减缓低中度近视儿童的近视进展和眼轴增长,且每天一次的 0.01% 阿托品滴眼液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5]。
表 2. 1 年随访期内 0.01% 阿托品滴眼液与安慰剂延缓近视进展的数据比较[5]
王宁利教授团队后续还针对不同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基于团队研究,我们认为 0.025% 可能是对调节幅度、瞳孔大小影响较小,且不引起患者主观视觉症状的阿托品滴眼液的最高用药浓度[6]。另外,虽然较高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的短期疗效较好,但是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可能会出现疗效下降的现象,而 0.01% 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疗效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即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疗效会逐渐增加[7],因此我们建议 0.01% 阿托品滴眼液的使用周期应至少 2 年。」 |
结合多年临床研究证据和国内近视防控现状,2022 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近百名眼科专家共同发布了《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 [3],其中明确:
0.01% 阿托品滴眼液和安慰剂相比具有一定延缓近视进展作用,和更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不良反应最小、反弹效应最低,因此可能是现阶段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合理浓度。 |
基于对 LAMP2 研究的理解以及国内外近视控制相关研究共识的综合建议,考虑到患儿低龄且近视度数已经较高,王医生还是维持了那位患儿原始治疗方案,继续使用 0.01% 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每晚一次。
结合行为干预,规范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 52.7%(其中,小学生为 35.6%,初中生为 71.1%,高中生为 80.5%) [8]。在王医生的执医生涯中,幼儿园小朋友体检发现近视的病例也并不罕见。
对于近视儿童、青少年,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其他的近视控制手段如角膜塑形镜(OK 镜),使用起来限制较少,还可以与离焦框架眼镜等光学矫正手段结合灵活应用,因此常被临床医生优先考虑,也引起了患儿家长们的「特别关注」。
截至 2023 年 4 月,国内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还没有正式获批商品化,仅允许部分有资质的医院以院内制剂形式使用。专家提醒近视患儿和家长, 不要试图通过黄牛、跨境代购、自行配置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无论哪种医学干预手段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充分考虑患儿家长和医务人员近视防控的迫切需求,让近视患儿能更加方便且安全地获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致谢:
感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王凯教授为本文提供的专业指导。
内容审核:王茉
项目审核:苏越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Yam JC, Zhang XJ, Zhang Y, et al. Effect of Low-Concentration Atropine Eyedrops vs Placebo on Myopia Incidence in Children: The LAMP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3 Feb 14;329(6):472-481.
[3].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2, 24(6): 401-409.
[4]. Chia A, Lu QS, Tan D. Five-year clinical trial on atro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2: myopia control with atropine 0.01% eyedrops. Ophthalmology, 2016, 123(2): 391-399.
[5]. Wei S, Li SM, An W,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ow-Dose Atropine Eyedrop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Progression in Chinese Childre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phthalmol. 2020;138(11):1178-1184.
[6]. 孙芸芸, 李仕明, 康梦田,等. 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眼进展适宜浓度与剂型的临床研究[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 2019, 9(4):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7月13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二)
下一篇:解码浙江:运动如何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