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为什么有些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用的都是 的标准电压,而我国用的却是 ?电压高,安全成问题不说,出国旅游还得自带变压器。
这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最主要是爱迪生大爷发现电灯在 的电压下,照明效果最好,但是由于电线什么的,还会分一部分电压,所以总电压采用 就刚刚好。
虽然后来爱迪生在跟特斯拉的撕逼中落败,特斯拉倡导的交流电成了赢家,但是他也要考虑安全问题,还要适应当时大多数的用电器,就把交流电从 降到了 。当然他也不是说 就好,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比较浪费。这个浪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热损耗,二是材料。我们知道用电器都有额定功率, ,比如一个 千瓦的空调,正常工作 电路的电流就比 要高一倍多。根据焦耳定律,电阻不变,电流高一倍就意味着热损着四倍,而且为了承载更大的电流呢,整个电路就要用更粗的铜导线浪费材料。
欧洲国家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减少热损,绝缘材料就采用了 的高电压,其中的又以 居多。民国时期生产力低下,电力和材料都稀缺,能省则省,国民政府就采用了 作为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沿用了这一标准。
我就觉得蛮好的,起码出国旅行的时候,即使不小心插错插头,也不用担心会把设备烧坏。
这也就是秦始皇不在了,他那个强迫症要生活在现代,肯定在“车同轨、书同文”的基础上再加一条“电同压”,全世界统一 ,你同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