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以下是糖尿病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一、多饮、多尿
- 机制解释:当血糖升高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这就导致了尿量增多,即多尿。而频繁排尿会使身体失去大量水分,进而刺激大脑的口渴中枢,使人产生口渴的感觉,从而导致多饮。
- 具体表现: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比以往更频繁地去厕所,尤其是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加。而且喝水量也会大增,可能从每天正常的 1 - 2 升增加到 3 - 4 升甚至更多。
二、多食
- 机制解释: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身体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尽管血糖很高,但细胞实际上处于 “饥饿” 状态,大脑接收到身体需要能量的信号,就会让人产生饥饿感,从而导致食量增加。
- 具体表现:患者可能会感觉总是吃不饱,食量比以前有所增加,而且进食后不久又会感到饥饿。例如,原本一顿饭吃一碗米饭就足够了,现在可能要吃一碗半甚至两碗,并且在饭后两三个小时就又想吃东西。
三、体重下降
- 机制解释:虽然患者吃得多,但是由于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葡萄糖,转而开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和蛋白质的持续消耗导致体重下降。
- 具体表现:如果在没有刻意节食或者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体重却在短时间内(如几个月)出现明显下降,例如体重下降 5% - 10% 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视。比如一个原本 70 公斤的人,在两三个月内体重下降到 63 公斤以下,这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信号。
四、乏力
- 机制解释:葡萄糖是身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由于胰岛素的问题,细胞不能正常摄取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同时,身体在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身体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 具体表现:患者可能会觉得整天没精打采,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到很累。比如平时可以轻松爬五层楼,现在爬两层楼就觉得双腿发软、气喘吁吁。
五、视力模糊
- 机制解释:高血糖会使眼球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变凸或者变凹,从而影响视力。这种变化通常是暂时的,但如果长期高血糖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对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 具体表现:患者可能会发现看东西没有以前清晰,比如看远处的物体或者阅读书本时,字迹变得模糊不清。不过,这种视力模糊可能在血糖得到控制后会有所改善。
很多人在出现这些早期症状时,可能会简单地归结为工作压力大、天气炎热或者最近饮食变化等原因,而没有意识到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所以,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同时,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