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洁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中国市场的魅力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外资银行正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助力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9月末,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79万亿元人民币,约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如若从外资银行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所做出的贡献来看,其所起到的作用是远远超过1%的。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未来前景,以约1%的市场份额撬动更多市场?近期,《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三家外资银行行长。
桥梁和通道作用凸显
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相继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红利为外资银行在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外资银行的桥梁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王云峰看来,外资银行服务的不只是中资企业和机构在本土(在岸)的业务,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他们走出去,满足其在海外市场开拓业务时所产生的金融需求。“我本人今年已经去了中东4趟,带客户去走市场,找伙伴。另外,我们还把海湾国家的几个企业CEO带到国内,去北京、上海见了很多客户及政府职能部门,在介绍海湾国家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中国市场情况,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双向贸易和投资活动。”
自2018年起,中国不断推出扩大对外开放新举措,市场准入方面也有了较多突破。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中国”)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张晓蕾感慨道:“我们非常幸运,在国内的不断开放过程中,渣打中国受益很多。”
据张晓蕾介绍,渣打中国是渣打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今年前三季度,渣打中国在岸及离岸税前盈利同比增加约3倍至10亿美元,充分说明渣打集团的中国战略行之有效。
成立于1918年的东亚银行,一直致力为中国香港和内地,以及世界其他主要市场的客户提供全面的零售及商业银行服务。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何舜华介绍,东亚中国继承母公司庞大的内地业务网络,截至9月末,已在内地38个城市设立63个网点,成为内地分支行网络最庞大的外资银行之一。
“每个行业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而我们不仅清楚客户的需求,还可以利用在国际网络上的优势助力企业发展。例如,一家北京的企业想在泰国曼谷开拓业务,并有融资需求,东亚中国可以为其提供担保服务,使海外银行对其落地更加放心。”何舜华称。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绿色金融领域,多家外资银行高层也分享了布局情况。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是渣打中国的特色业务之一,张晓蕾介绍,近两年,渣打中国的绿色产品包括存款类、顾问类、债权类、债券类、贸易融资类等产品,且不断推陈出新,“目前渣打中国绿色金融业务在中国占比不算很大,但增长很快,中国作为一个重要市场,未来我们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会完善布局,增加体量。”
汇丰集团致力于成为推动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领先银行,在可持续金融实践与创新方面不断投入。据王云峰介绍,今年5月份,汇丰中国宣布推出一项总额达3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信贷基金,为企业的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通过两个子基金分别支持国内企业的境内业务和跨境业务。此外,为了加快信贷投放速度以及降低企业融资
一键安装(wepoker)透视挂软件-透视技巧教程-知乎:http://www.lhjia.com/news/168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