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的锚链作用很大,当军舰需要停靠时,锚链能挂住海底,保证军舰固定在原地,不会随水中暗流飘远。不过海水深度的变化很大,能从几十米到上万米。那么如果海水太深,军舰锚链不够长怎么办?
锚链的长度问题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军舰想在更深的海域停靠会增加锚链长度,这其实是不现实的。首先锚链再怎么长也不可能长过远洋海域,在远洋海水深度随随便便就超过七、八千米。其次锚链是有重量的,按国际船只的标准,锚链一米的重量差不多是133公斤,7.5米就是一吨。
等锚链长度达到7000米时它的重量已经差不多是七千多吨了。航母这种大型军舰还能承载,但航母之下很多军舰自身的重量都不到7000吨。最后是钢铁的抗拉扯能力,上千米的锚链就已经有断开的可能,超过1500米的锚链已经达到了钢铁抗拉扯能力的极限。
动力定位系统
这时候我们来看看美国航母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明白了,那就是动力定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是一整套复杂的体系,它包含计算控制系统、推力系统和能源三个部分组成。通过计算系统,航母能随时计算海水中洋流对自己的影响,然后靠对航母不同方向施加不同的推力来使保持航母的稳定,让洋流对航母的影响降到最低。
船只的动力定位系统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的动力定位系统还全靠船只自身的设备。后来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这两种技术充分的融合到了一起。现在的动力定位系统都有卫星导航系统的辅助,船只对于自己位置的测算更加准确。
像美国福特级航母在有一条400多米长的锚链的同时还有一套强大的动力定位系统,这套动力定位系统不仅仅能保证福特级航母能固定在原地,还能让福特号至少能硬抗12级大风和9级海浪,在远洋中不用担心锚链长度不够的情况。
不单单是航母,现代大型的海上平台都会安装动力定位系统,比如说海上科考船、海上钻井平台等。这些海上平台因为使用范围等原因,在远洋停靠的需求比航母还巨大,所以这些海上平台都会装上非常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
船只使用的锚链有多长
当然,对于军舰来说,就算没有动力定位系统,它们也不需要太长的锚链。因为军舰基本不会在远离港口的地方停靠,而港口的海水深度基本都在20米到30米左右。沿海的海水深度基本不会太高,超过百米的情况都少之又少,像我国的渤海湾,最深的地方也才80多米。
所以包含航母在内,现代船只的锚链长度基本不会超过450米,使用锚链的长度超过了300米就已经算大型船只。小型船只因为没有在远洋航行的需求,锚链长度基本都不会超过200米,甚至有可能没有锚链。
上一篇:“您慢走”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遗产无人继承法院怎么处理